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茅医要闻

大肠癌早筛见成效,多名结直肠息肉患者得到及时诊治

2023-06-19  作者:admin

据我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结直肠癌患者日益增多,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,死亡率第5位。在40-65岁人群中,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,男性>女性,城市高于农村。据大肠癌早筛结果来看,肠镜检查出息肉的较多。这可能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。至外一科承接湖北省“323”攻坚行动之大肠癌的早筛活动以来,已有多名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,受到广大群众及患者的称赞!

今年73岁的佘师傅,因平时大便次数频多,大便不成形,并伴有右侧腹部轻度疼痛入组大肠癌早筛组。肠镜检查发现:升结肠近回盲部一枚0.5cm息肉,升结肠至直肠段可见四枚大小约0.2-0.3cm的息肉。佘师傅害怕极了,担心是不是得了肠癌,接连几天吃不下饭,睡不好觉。张华主任一边安慰他,一边积极安排他住院治疗。

入院第二天在无痛肠镜下行了0.5cm息肉的高频电凝切除术并送病理检查,四枚小的息肉行了高频电治疗,观察创面无出血,麻醉完全清醒后安返病房。术后给与止血、护胃肠粘膜治疗,护理上告知饮食、活动等相关注意事项术后佘师傅无腹痛等不适。术后第四天,病理诊断:(升结肠)管状腺瘤(I级),佘师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。回顾这几天的诊疗过程,佘师傅说,真是有惊无险,以后更要关注自身健康,定期做体检。

QQ图片20230615081030.jpg

图为佘师傅在接受无痛肠镜下息肉治疗

外一科至承接湖北省“323”攻坚行动之大肠癌免费早筛活动以来,已经有多名患者检查出结直肠息肉,均已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。

张华主任介绍说,大多数患者的肠息肉可能需要经过10年左右才能变成肠癌,癌变率的高低和病理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。目前来看结肠息肉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息肉性疾病,是长在结肠黏膜表面的赘生物。结肠息肉可能有一个、两个,但也可能有成百上千个。

结肠息肉的主要病因:基因遗传、炎症刺激、肠道菌群失调、不良生活饮食习惯。

常见的结肠息肉有: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腺瘤性息肉。其中癌变率最高的是腺瘤性息肉,在腺瘤性息肉中,绒毛状腺瘤和锯齿状腺瘤是最容易癌变的。

结肠息肉会导致多种不良的症状,比如大便习惯的改变、腹痛、腹泻、黑便、大便粘液增多、便血等。

结肠息肉的治疗

1、无症状的小息肉可遵医嘱密切随诊观察,如有异常及时治疗。

2、手术治疗:内镜下微创治疗,无禁忌症的肠息肉可在内镜下行息肉摘除术、内镜黏膜切除术。

术后护理:

1、饮食指导     

术后2小时如无不适可进温凉水,两天内进液态易消化的饮食,如稠米汤,清稀饭,避免进牛奶或豆制品。

第三天,进食菜泥、稠稀饭,烂糊的面条等。

第四天至一周内进软食,二周后可恢复正常饮食。

2、活动与休息

术后最好卧床休息24小时,可在床上翻身。息肉较多或较大者最好卧床休息2-3天。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,防止伤口出血。保持大便通畅,便秘者避免久蹲。避免腹压增加,不提重物,避免用力咳嗽等。

3、随诊随访

术后如有便血或剧烈腹痛,及时就医。术后恢复好,可3-5年做一次肠镜复查。

结肠息肉如何预防癌变?

1、及时治疗

确诊了之后及时治疗,可根据息肉的大小,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。只要治疗及时得当,就可以避免息肉进一步发展,同时也能大大降低癌变率。

2、合理日常饮食

日常合理饮食搭配也是预防结肠息肉癌变的重要方法。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彻底远离烟熏类食物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戒烟戒酒,尽量做到饮食清淡。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各种粗粮。多食新鲜的水果、蔬菜。适当运动,合理控制体重。

3、定期到医院检查及随诊

无论治疗与否都需要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,更好了解息肉的病变情况,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息肉的癌变征兆。研究资料显示,息肉的复发率最高可达60%,因此要定期复查。

具有家族肿瘤史和遗传倾向的应积极筛查,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。建议高危人群,从40岁开始,每3-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。

最后,张主任呼吁大家,现在有惠民政策,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来参加大肠癌肠镜免费早筛活动。

健康热线:0719——8267041(外一科护士办)0719——8267042(外一科医生办)